三年。
时间能抹平很多东西。比如出租屋里残留的气息,比如警方例行询问后档案盒上的薄灰,比如人们对一个安静消失的年轻人的短暂记忆。
时间也能铸就很多东西。比如一部名为《在场》的小说,比如它的作者——辛唯申——如今头顶的光环。
新书签售会的现场人头攒动。灯光炽亮,将每个人的表情都照得清晰而热切。空气里混杂着油墨味、香水味和一种躁动的崇拜感。海报上,辛唯申的照片经过精心修饰,眼神锐利,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引人探究的弧度,符合人们对一个锋利又神秘的年轻女作家的全部想像。
《在场》。书名烫金,在灯下闪闪发光。
这本书被誉为年度最惊艳的文学新人作。评论家们盛赞其文字“冷峻如手术刀,精准剖析人性阴暗面”,故事“充满令人战栗的想像力与独特的死亡美学”。读者们在社交媒体上狂热地讨论书中那个才华横溢却最终走向自我毁灭的男性角色,感叹作者对孤独与绝望的描写如此真实刺痛。
辛唯申坐在长桌后,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一支笔在指尖流畅地转动。她微笑,签名,应对自如。偶尔擡头与读者短暂对视,对方往往会因那双过于平静无波的眼睛而微微一怔,随即更加兴奋——这就是天才作家应有的疏离气质。
「辛老师,您的书写得真好,我哭了好几次。」一个年轻女孩把书递过来,眼睛还红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51wanben.net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