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心理学社 ‧ 公益外展特辑
主题:“让世界看见多一种自己”
场景:市立青少年心灵中心 ‧ 周末联合工作坊
阵容:社长林薇 ✕ 助教周祈安 ✕ 共情教练悠星 ✕ 20 位中学生 + 5 位老师/家长
---
1. 活动起因——「校园之外,也有人需要镜子」
教务主任收到市府青少年辅导室请托:近期辍学生、性别焦虑与低自尊个案增加,欲寻求校园成功案例。
林薇提出外展计划,校方批准——条件是:必须有可量化的情绪改善指标。
祈安做市场调查,设计前后测问卷(APA 六向度:自我接纳、社交安全、情绪流动感……)。
悠星负责核心流程:「把镜中练习升级成 ‘行走的镜子’ 版本。」
---
2. 破冰——「我是谁 × 你看见谁」
1. 彩色名牌:
每人现场写一个「自我标签」夹在胸前;
走动 3 分钟,由他人代写第二个标签。
2. 开盲盒:
悠星把写好的标签折起来丢进透明箱;
抽出时对照:自标 vs. 他标 相符率仅 31 %,群哗。
3. 林薇引导:「为什幺差异那幺大?」
答案落在第一张大白纸:“因为看人的角度不同”。
---
3. 核心工作坊——「行走的镜子」Mirrō Walk
环节 引导者 要点 “镜像瞬间”
A. 双核影子 悠星 两人绑手,背向强光,影子在地面重叠 当场有兄妹笑出「我们脚变成八只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51wanben.net
(>人<;)